香港联华证券_杠杆炒股app_股票加杠杆app
  • 首页
  • 香港联华证券
  • 杠杆炒股app
  • 股票加杠杆app
  • 股票加杠杆app你的位置:香港联华证券_杠杆炒股app_股票加杠杆app > 股票加杠杆app > 上海期货配资 专访毕马威李瑶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企出海带来新机遇,企业通过绿地投资与合资布局全球
    上海期货配资 专访毕马威李瑶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企出海带来新机遇,企业通过绿地投资与合资布局全球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02 21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    上海期货配资 专访毕马威李瑶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企出海带来新机遇,企业通过绿地投资与合资布局全球

    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博鳌报道

      “跟企业接触时,我们常常能听到一句话,‘不出海便出局’。”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业务负责合伙人李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道。

      近日,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,与会嘉宾围绕中国企业出海新路径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。论坛期间,李瑶指出,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带来的新机遇下,不少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发展机会,与此同时,新兴海外资本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机遇,持续加码投资中国。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要素联动,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。

      数据显示,中企出海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。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,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627.8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1%,其中,金融类直接投资为1438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5%。麦肯锡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,当前部分领先中国企业在非本土市场的收入已经占到了30%~40%,这表明中企出海具有巨大潜力。

      李瑶发现,中企在专注于走向海外市场的同时,中国对外投资也呈现出许多新趋势。她表示,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,绿地投资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新趋势。从海外布局区域来看,受市场潜力、政策支持及成本优势等影响,中企出海在东南亚、拉美及中东等新兴市场活跃度更高。另外,参与主体也变得更多元化,近年来上市公司、民企参与增多,中小型民营企业逐渐活跃。

      面对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,李瑶对谋求进入海外市场的中企给予建议,“一是,进入目标市场前,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和营商环境。二是,目前合规风险管控越来越重要,要关注当地政策、法律的变化,借助咨询机构的辅助,提升合规风险控制水平。”

      中企出海新兴市场活跃度更高

      《21世纪》:外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对外投资(ODI)数量为1853亿美元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ODI的重要性将持续上升。请问当前中企“出海”呈现出怎样的趋势?

      李瑶:“出海”是当前搜索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,我们现在常常听到“不出海便出局”这句话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,企业出海增多,当时以到欧美并购为主;2013年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后,开始往东南亚、拉美、非洲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家和区域拓展;2015年~2016年企业出海全面开花,并在2018年海外投资达到新高点;2020年开始受地缘政治及疫情等因素影响,但在疫情后国际交流大幅增加,中国企业出海再度活跃。

      从投资方式上来说,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,绿地投资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新趋势。根据统计显示,自2019年起,中企对外绿地投资已超过并购金额,近两年持续增长。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、汽车等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公司出于供应链、关税和成本考虑陆续开始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。从海外布局区域来看,受市场潜力、政策支持及成本优势等影响,中企出海在东南亚、拉美及中东等新兴市场活跃度更高;从参与主体上看,参与主体变得更多元化,原先中企出海以央企为主,近年,上市公司、民企参与增多,中小型民营企业逐渐活跃。

      《21世纪》:对中企来说,哪些新兴市场更具吸引力?

      李瑶:根据我们的观察,近年来中国企业将重心放在东南亚、拉美及中东等新兴市场。

      比如,东南亚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,便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,文化背景相似。国家经济增长稳定,市场潜力大,具有人口红利、政策支持等优势,吸引中企布局。再如,中东海湾国家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节点,中国与海湾国家双边经贸投资往来日益密切,同时,海湾国家向经济多元化转型为中企在能源、石化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制造业、数字经济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投资机遇。还有拉美地区,其人口众多,消费市场较大,需求多元化,而且很多拉美国家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,促使中企在拉美地区广泛投资,像是港口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、新能源制造业建厂,以及对矿产、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项目。

      企业出海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

      《21世纪》:您认为,目前中国企业出海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?当前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风险有哪些?

      李瑶: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,国际贸易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势,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等,这些措施会阻碍中国企业与美国在科技、生物医药等战略行业的合作。再如欧盟不断演进的法律法规和行为监管,也会增加中国企业在欧洲的运营成本、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。

      面对这些影响,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:一是进入目标市场前,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和营商环境。可以考虑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展开,挑选对当地市场比较熟悉、在当地有影响力且与政府关系比较好的合作伙伴;二是目前合规风险管控越来越重要,随着中国企业海外运营越来越多,不可避免与当地税务、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打交道,要关注当地政策、法律的变化,借助咨询机构的辅助,提升合规风险控制水平。

      《21世纪》:中国企业要如何构建有效的合规体系?

      李瑶:中企出海主要面临几个方面的合规问题:一是财税合规,当前国际税收征管趋严,东道国税务稽查日趋频繁,建议中企需根据当地最新政策做好阶段性财税健康自查。另外,海外国家正逐步实施全球最低税率,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的政策进展和实施细节。

      二是网络安全合规,企业出海涉及到跨境数据安全,需要了解海外当地网络安全管理、相关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,基于自身网络安全管理需求来制定网络安全规划、评估及落地实施。例如中企无论是否设立于欧盟境内,只要为欧盟内的数据主体提供商品或服务,或服务发生在欧洲的数据主体活动监控范围内,都必须接受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监管。

      三是ESG合规,在企业海外运营过程中,需要遵守与环境、社会和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标准,在确保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,也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、对社会的贡献及良好的治理。比如,企业会面临更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标准;再如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低碳转型推出的碳关税CBAM将于2026年正式起征,中国企业需要加强碳足迹管理,确保合规。

      绿地投资与合资将成主要出海方式

      《21世纪》:您对未来中国企业出海趋势有何预测?对中国企业出海有何建议?

      李瑶:全球化浪潮下,未来出海趋势将会得到延续,成为“必选项”。绿地投资与合资合作将会成为中企全球布局的主要方式。中企会将重心放在东南亚、拉美、中东等新兴市场;但是,欧美市场对新能源、电动汽车、动力电池、绿色技术等需求较高,欧美传统投资目的地也仍然存在投资机遇;另外,中国生物技术行业的创新能力、市场规模在近两年得到快速提升,海外广阔的创新医药市场也吸引中国生物医药企业“出海”,通过license-out传统模式或NewCo等新兴模式融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,尤其以瑞士、英国、德国等市场为主。

      为了更好地在海外布局,我们建议企业,一是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投资环境、市场需求、法律法规和竞争格局等,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、路径和目标;二是企业的海外拓展逐步从投资延伸到后期运营,这意味着企业在做投资预判时,不仅要权衡投资回报,还要把运营期的风险也全盘考虑进去,看重运营收益率;三是通过合资合作,企业可以利用当地可靠的合作伙伴的经验和资源,加速市场进入过程,更快地适应当地市场;四是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和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确保合规经营上海期货配资,不仅有助于避免法律风险,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,并获得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;五是企业也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建议,利用他们的国际网络、资源和经验,帮助企业提高海外投资效益,识别和规避投资风险。



    Powered by 香港联华证券_杠杆炒股app_股票加杠杆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   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